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介绍
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创办于2006年,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属中药学类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中药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中药资源、中药栽培、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及中药制剂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保护、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生产、综合评价、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成药生产等能力,能在中药及相关领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保护、中药生产、质量监控检测、管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等。
就业范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等院校、医院、食品药品检验所、科研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等医药相关单位,中药生产、研究、开发、检验、营销及其相关领域的企业。
负责人介绍
周日宝,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中药资源中心主任,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及中药资源与质量的研究。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植物学理事,中国药学会会员,湖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天然药物资源学会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库专家,SFDA保健品评审专家,SFDA中药材GAP基地认证专家,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湖南省中医药科教咨询专家库专家,湖南省科技特派员,长沙市科技特派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厅级课题30余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一等奖2项,长沙市成果转化奖1项,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教材《中草药辨识与应用》1部,副主编《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及《药用植物栽培学》10余部。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长沙市第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南省科技抗冰救灾补损先进个人,湘西自治州第七批科技兴州先进个人。
师资与平台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师资雄厚,拥有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优秀团队,现有专业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
实验平台有药学基础和药学技能2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模拟药厂、1个模拟药房、1个模拟药检所,另外,本专业配有占地25亩带专业特色的药用植物园、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中药标本馆和湖湘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等作为教学支撑。
教学与实践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既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引入蓝墨云班课、微课、PBL、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教学更丰富、更高效。
翻转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中药材市场实践、野外见习、农科院参观及医药三下乡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生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
浏阳大围山、衡阳衡山野外实习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湘研种业参观学习
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申报与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培养本科毕业生400余人。
优秀毕业生代表:
王升,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德兴)试验培训基地负责人。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长期从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理生态学机制、道地药材形成的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药材生态种植等方面的研究。
谢景,男,现工作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种植与炮制专业委员会秘书,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专家,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其质量调控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一直专注于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及道地药材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标准7项,专利1项,科技奖1项,主编或参编中药相关著作5部。